運通集團旗下的寶馬4S店的經營狀況如何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北京運通興寶寶馬4S店,獨家采訪其總經理喬冠林,了解這家剛剛開業僅3年的寶馬4S店的經營情況,以及他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對于汽車電商的看法,以及在互聯網+時代,傳統汽車經銷商的生存之道。
據悉,目前寶馬在北京地區一共有11家4S店。其中,運通興寶是第十家,2012年8月開業;一年后,運通旗下另一家寶馬4S店在順義開業。
由于建店時間比較晚,運通興寶不僅是運通集團的第一家寶馬店,也是寶馬第一家按照全新設計標準建設的4S店,光展廳面積就達到2.3萬平方米,可同時放置46臺展車。不算土地的購買成本,也不算購置車輛的周轉資金,光建店和店內設備等成本就高達1.3億元,遠遠高于一般4S店的投資成本。
一般來說,因為保有量少,所以與老店相比,新店的經營情況會更加困難。然而,喬冠林卻對未來非常樂觀,他告訴記者,2012年8月開業之后,當年賣了1000輛;2013年賣了2500輛,去年賣了2400輛,今年1~7月,一共銷售接近1400輛,銷量同比增長11%。然而,盈利卻同比增長了185%。
“現在賣車的利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喬冠林表示,盈利快速增長的背后,是維修收入提升了65%,金融滲透率提升了45%,二手車置換率也從30%上升至42%,預計年底能達到45%。
正所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也許通過運通興寶,我們可以看到寶馬經銷商甚至整個豪華車市場經銷商的生存狀況。
“據我所知,北京經銷商賠錢的不多,是少掙的問題。”喬冠林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經銷商的利潤確實有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但真正虧錢的幾乎沒有。“從去年開始,寶馬對于經銷商的商務政策有了很大的調整,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經銷商的資金壓力,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原因。”
據悉,目前運通集團在全國已經開設4家寶馬授權經銷商門店,未來還將有8家寶馬門店陸續開設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在目前大家普遍認為經銷商不好掙錢的大環境下,運通集團的“大手筆”,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從2000年轎車開始進入家庭后,到現在整整15年,很多已經進入換購階段。再加上很多城市對車輛進行限購,以后購買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素越來越多的客戶會選擇一步到位。”喬冠林告訴記者,從北京市場的情況來看,今年1~7月,乘用車市場同比下降了26%;但上半年,北京豪華車市場的銷量卻增長了9.6%,這說明消費升級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旋律,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機會依然很多。
但喬冠林同時也認為,整車銷售進入微利時代是趨勢,今后,更多的利潤來源于衍生業務和汽車后市場。“價格戰的根源是什么?是在整體宏觀經濟形勢和客戶的購買需求下降的大環境下,各大豪車品牌對于中國市場的預期過高,從而造成供需失衡。今后,隨著整車企業對于市場增速預期的下降,這種價格混戰的局面應該會有所好轉。”
在市場慘淡的大環境下,汽車電商和后市場的創業潮又風起云涌。作為一家剛剛開業3年、投資高達1.3億元的經銷商,運通興寶去年卻獲得了“寶馬卓越經銷商”全國綜合評定前十名、北區第一的佳績。如何可持續經營,是運通興寶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對于其他經銷商也有借鑒意義。
在喬冠林看來,無論任何時候,“回到原點、精耕細作、增加用戶粘合度”才是經銷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比如寶馬有“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可以針對不同客戶不同的使用周期來推出不同的產品,同時,針對已經過了保修期的車主,也會推出一些價格更低的維修保養,減少客戶的流失率。
此外,寶馬還成立了“BDC電話銷售小組”和“銷售漏斗”管理工具,通過整合行業成功的流程和輔導工具,再利用垂直類網站的導流功能,使得線上銷售線索的獲取情況一直在提升,目前已經占到銷量的50%。
據悉,目前國內大的經銷商集團一起發起了“汽車街”的電商平臺,運通全國的50家店也都會應用這個平臺進行銷售。此外,運通興寶也在開發專門服務客戶的移動互聯終端,客戶手機里只要裝了這個APP,就可以集成保養、預約修車和支付功能、保險、上門洗車、代駕、會籍綁定、汽車用品特賣商城等功能,給客戶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喬冠林認為,汽車電商短時間內不會對經銷店的銷售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當然也會稀釋一部分4S店在售后服務領域的利潤。“互聯網+的概念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不是沒有,但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目前,也有一些移動互聯公司也在跟我們接洽,不僅上門取送車服務,還有電動代步車服務。”
他認為,互聯網+其實是一種營銷方式,關鍵在于怎么用,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獲取更多的客戶。“所以要擁抱而不是懼怕互聯網,因為汽車是比較特殊的商品,不是一錘子買賣。
新聞聯系人:
文思婧 13811243659 wensijing@cada.cn;
張 馨 13488885478 zhangxin@cada.cn ;
馮偉建 13124741461 fengweijian@cad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