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集體借勢布局新業務
【導讀】“永達回歸A股以后,將逐漸往新能源、后市場、汽車金融等業務板塊轉型。”日前,上海永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裁王志高對記者說。
無獨有偶,綠地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鴻文也透露,綠地集團剛剛與某汽車廠家簽署新能源汽車的代理協議,準備一次性在上海為其開拓7家4S店,這也是綠地向新能源業務邁進的關鍵步驟。
不過,綠地一邊忙著擴張,一邊又在收縮。7月3日晚,綠地控股和綠地潤東在內地、香港齊發分手公告。
擴張的是新業務,收縮的是傳統業務。雖然汽車行業增長區域平緩,且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利潤降低,對處于市場一線的汽車經銷商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不過,經銷商大鱷們似乎并未因此而擔心。
“現在市場平緩期,對于我們而言就是機會。”幾位經銷商集團老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們仍制定了中長期擴張計劃。
綠地出售潤東也說明,經銷商現階段的擴張并非盲目,經銷商大鱷們也希望通過此次調整,實現業務轉型。
轉型新業務
“回歸A股以后,永達將往新能源、二手車、售后服務連鎖、分時租賃、融資租賃等新興的業務方向去發展。”永達副總裁唐亮表示。
永達重組揚子新材回歸A股的方案,目前已進入審核階段,若審核通過,永達汽車將成為近兩年來港股上市公司分拆業務成功登陸A股的第一單。
一方面是汽車行業平穩增長,使處于汽車終端的經銷商盈利能力降低,一方面是永達需要尋找到新的盈利點。永達集團CFO董穎表示:“創新驅動、戰略轉型,是永達回歸A股以后的增長動力。”
“經銷商僅僅依靠賣車修車等4S店傳統業務,顯然路會越走越窄。”陸鴻文也認為,應時而動,開辟新興業務非常必要。
作為傳統經銷商,目前更愿意將投資投向新興領域,包括互聯網賣車、售后服務連鎖、二手車、融資租賃、汽車金融、分時租賃等,也正是近年來資本角逐的方向。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各類汽車O20創業模式也層出不窮,相對于這些新興的創業者,傳統經銷商大鱷們無論是從資金還是資源層面,都更有優勢。
還有汽車金融,看中汽車供應鏈金融業務,一些互聯網金融公司紛紛布局,為經銷商提供貸款。不過,汽車供應鏈金融業務,汽車經銷商集團因本身與其二級網點有業務關系,操作起來更加方便。
再如汽車分時租賃,分時租賃的發展是網點的建立,特別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建一個網點的費用就高達上千元人民幣每月,而以永達為代表的傳統經銷商,完全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經營分時租賃業務。
又如“互聯網”賣車方面,光靠線上的電子商務,很難成功,而經銷商集團,能利用其線下優勢結合線上,實際上,包括永達、東昌、綠地以及廣匯等國內大型經銷商集團,早已紛紛自建網站和與阿里、京東等進行了戰略合作。
與全新進入汽車領域的投資人不同,傳統經銷商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比如龐大的基盤客戶的積累和網點的數量。
龐大的網點是基礎
不過,這些新興的業務對集團經銷商同樣提出重重挑戰。“售后服務快修連鎖,作為集團經銷商同樣難以避免門店和人工的成本。”陸鴻文認為,這也是綠地并沒有進入到售后服務快修連鎖業務的主要原因。
再如新能源新汽車,目前主要依靠的是政策優勢,這也使得經銷商在拓展新能源業務時,一般只選擇有政策支持的新能源試點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與大多數進入新興業務的投資者一樣,傳統經銷商大鱷,雖然多了份資源優勢,但也同樣面臨市場的風險。
而在進入新業務的同時,記者了解到,這些傳統的4S店投資者,并未放棄對原有業務的擴充。永達計劃將4S店的規模擴大一倍,由目前的200多家,擴大到500家;綠地今年以來,又連續擴張,新增了20多個4S店。而廣匯、龐大集團等也在加快擴張,如廣匯收購寶信等。
目前行業的集中度過低,國內前10強經銷商,總銷量占10%左右市場份額,而相對美國,前十強經銷商所占市場份額高達20%到30%。
規模大了,對經銷商而言,意味著話語權的提升,相對更加有能力抵御市場風險。如永達作為寶馬最大的經銷商之一,2015年銷售寶馬近4萬輛,為了提升其在后市場的競爭力,永達開始全球采購寶馬的售后服務零部件,以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而經銷商的這些行為,反之又促進廠家開始考慮在售后服務件上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