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發布:語言服務業支撐驅動“中國標準”出海
《中國企業“走出去”語言服務藍皮書》主編王立非教授發言。攝影:吳瓊靜
中國網4月24日訊(記者吳瓊靜)23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和國際語言服務與管理研究所編寫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語言服務藍皮書》在京正式發布,語言服務高峰論壇也同期舉行。
據悉,本部藍皮書分為“中國企業語言服務需求調研報告”與“中國企業走出去語言服務戰略分析報告”兩大部分,由課題負責人英語學院院長王立非教授,與兩位核心研究人員、國際語言服務與管理研究副所長崔啟亮博士與副所長蒙永業博士率領研究團隊編寫。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對21個省市十幾個行業213家企業和事業單位進行問卷調查,對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對語言服務的需求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盡調研。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還從語言服務視角對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語言服務企業走出去、中國標準走出去進行戰略分析,并提供可行性建議。
中國企業走出去語言服務應先行
記者從藍皮書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支撐,語言服務需求量的大小或已成為一國經濟全球化發展指標的晴雨表。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數據為例,2014年WTO成員國之間商品貿易量達到18萬億美元。同年,中國在歐盟共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為44.3億美元,而截至2014年末,中國企業在美承包工程合同總額則高達154.7億美元。這一龐大的工程合同金額背后,意味著地道精準而又及時有效的語言服務所發揮出的重大作用。論壇參會代表、華中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振對記者說,作為一個有跨國業務布局的企業,深感語言服務尤其是外語翻譯和本地化服務,是實現企業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觀點也已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重視。
藍皮書副主編、國際語言服務與管理研究副所長崔啟亮在發言中表示,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企業“走出去”,促進語言服務行業的發展,藍皮書中提出了有關加強語言服務建設的6大建議:包括有(1)將語言服務作為“走出去”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工程;(2)對內加強語言服務能力建設,對外與語言服務提供商構建業務合作伙伴關系;(3)加強語言服務的團隊、流程、技術、標準化建設;(4)語言服務企業需要突出專業領域,提供專業服務,打造行業品牌;(5)加強語言服務業的整體發展規劃,加強政策、信息和服務扶持;(6)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培養專業化、應用型的語言服務人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科辦主任仇鴻偉(右三)、大連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楊俊峰(左三)等嘉賓共同為藍皮書發布揭牌。攝影:吳瓊靜
企業走出去的終極目標是“標準出海”
藍皮書副主編、國際語言服務與管理研究副所長蒙永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企業界流傳這樣的說法:三流企業出產品,二流企業出品牌,而一流企業出標準,“掌握標準”無疑是企業發展定位的“終極目標”。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已經超過了外商直接投資,新形勢下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一帶一路”構想、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適應國際經貿新格局和構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隨著中國資金與中國企業“走出去”,帶動中國技術走出去,最終需要中國標準“走出去”。
據悉,目前,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標準英文化率在40-70%,這些國家標準英文版等同國際標準或高于國際標準,而與之相比,中國標準英文化率不足5%,遠低于發達國家。中國標準“走出去”一方面讓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推廣和使用;另一方面,通過標準互認、授權使用等方式讓中國標準走向其它國家、在其它國家推廣使用。“不管是制造業企業還是語言服務企業,為了迎接有朝一日中國標準世界通用,眼下應腳踏實地做好準備工作,考慮好中國標準‘走出去’的語言服務路徑。”蒙永業對記者表示。
蒙永業介紹說,藍皮書中指出,作為實施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的基礎工程,語言服務應至少從四個層面推進。包括普及中英文語言基礎通識教育與標準化基礎知識;培養標準國際化職業人才,并構建龐大的語言資產平臺;翻譯中國標準的英文版,不斷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在國際項目中推行并采用中國標準,并最終實現中國標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