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商用車整備技術規范》立項審查會在京召開
12月28日,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組織的國內首個《商用車整備技術規范》的團標立項審查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商會秘書長鐘渭平代表起草單位,進行了立項匯報并進行答辯、北京理工大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截姆勒汽車有限公司、北京云豪集團、河北晨陽集團等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團標《商用車整備技術規范》立項,并認為應當加快標準的起草工作。
會上鐘渭平,首先就標準立項的背景做了詳細的匯報:改革開放40年,我國商用車行業整體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缺重少輕”向商用車全品系、全車型的方向發展,目前已形成相對完善的商用車體系,產銷量不僅全球第一,中重型商用車銷售占據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目前我國在用商用車普遍存在著臟、亂、差、破等不良現象,相比發達國家在用商用車的形象和性能差距顯著,其中關鍵原因是我國商用車行業缺乏整備標準,行業發展缺乏有效、可行的依據。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速度遞進,我國二手商用車存量快速增長,亟需把出口海外市場作為二手商用車的重要流通渠道。國務院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各地制定營運柴油貨車和燃氣車輛提前淘汰更新目標及實施計劃。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100萬輛以上。” 由此,出口海外市場將成為解決國內大量二手商用車積壓、搞活二手商用車流通體系、實現我國商用車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鐘渭平還介紹團標《商用車整備技術規范》立項的主要目的:一是為我國商用車整備行業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全面提升我國商用車品牌形象;二是為了捋順二手商用車出口體系,建立二手商用車的良好出口秩序;三是逐步縮短與跨國商用車在品牌、形象、市場等方面的差距。
此外,針對標準大綱,與會代表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在肯定的基礎上,對標準范圍、標準結構、主要技術要素等提出了專業的補充意見,同時也結合標準貫標實施的計劃,從標準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對標準指標的設置進行了討論并給出了一致性指導意見。
《商用車整備技術規范》的標準立項僅僅是開展標準起草相關工作的第一步,為保證標準的科學嚴謹和廣泛適用,后續還需各商用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二手商用車經銷企業、維修企業、研究機構等相關單位或社會團體的積極參與,共同推動和完善標準的編制工作。
下一步,協會通將按照團標管理辦法的工作流程,進行立項發布,并啟動編制組的相關工作,盡快開展標準的調研、座談、編寫、征求意見、專家審定、報批、發布等工作流程,推動規范的早日發布,解決市場的迫切之需。
201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