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效應席卷資本市場 外資爭相布局新能源車
美國時間2月11日,新能源汽車行業“新寵”特斯拉的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盤中一舉突破200美元大關。有外媒分析指出,特斯拉創出本輪新高源自在中國市場的漸入佳境。
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全球副總裁吳碧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特斯拉設在中國的第一家體驗店已經預訂出了數百輛轎車,買家遍布全國各地。
有利的外部環境下,特斯拉加速中國市場布局成為必然。特斯拉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的確是特斯拉接下來的重要推廣地區,今年公司將在上海、杭州、廣州等多地建立城市展廳。
除了特斯拉,2014年,寶馬、大眾等外資品牌,也將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動作,扎堆布局的格局基本呈現。對此,分析認為,中國政策環境日漸明朗,是外資企業加速進入的主要推動力。
特斯拉3月揭開神秘面紗
2月12日,北京僑福芳草地特斯拉展廳,消費者絡繹不絕。店內銷售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如果現在交付定金形成訂單,交車時間只能保證在2014年年底之前。
記者隨機采訪了前來看車的消費者后發現,選購特斯拉的消費者大都有多輛車的需求,在70萬~100萬元的價格區間對比后選擇了這款車。
資料顯示,特斯拉ModelS于2012年正式在美國市場銷售,到2013年,特斯拉全球銷量超過兩萬輛。有統計顯示,2010年特斯拉登陸資本市場之時,通用汽車市值是其20倍,當下,通用汽車市值僅為其1.5倍。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新生力量,特斯拉顛覆了傳統汽車行業的眾多模式。在銷售上,特斯拉沒有經銷商參與,所有展廳和售后服務中心均為直營模式。此外,根據美國經驗來看,多數特斯拉消費者是通過網絡完成交易,所有配置、顏色均可在線模擬完成。
記者與特斯拉多位工作人員交流發現,特斯拉取得驕人成績的另一重要原因來自營銷模式的創新,其培育的消費、產品概念,成為特斯拉營銷成功的關鍵所在。
2013年5月,特斯拉風潮席卷全球不久,便登陸中國市場。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是特斯拉布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特斯拉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接受網絡預訂,并經過電話確認,交付定金,形成有效訂單。據悉,2013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有效訂單數量遠超預期。
根據記者了解,特斯拉已在中國市場完成銷售許可的準備,可以開始交付新車。此前,特斯拉透露,首批新車將于今年3月左右交付中國車主。
特斯拉效應席卷中國股市
與此同時,特斯拉在中國資本市場引發的“蝴蝶效應”也超出預期,“特斯拉概念股”成為A股市場一股強增長力量。在本周一漲停的80多只個股中,從汽車到鋰電池、稀土永磁,與特斯拉概念相關的超過20只。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熱議的“特斯拉概念股”基本是為特斯拉零部件企業提供支撐的企業。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對于這些概念股的追捧,容易形成短期泡沫,風險仍舊較大。
特斯拉對于中國市場有較大期許,展現了扎根中國的決心:2014年1月底,特斯拉宣布ModelS在中國內地市場售價73.4萬元起;2月初,特斯拉宣布該車型在中國香港地區的售價為57.9萬港幣起(約合人民幣45萬元)。
特斯拉CEO馬斯克接受外媒采訪時也表示,中國將有望超越美國,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基于長遠打算,特斯拉在中國建廠也屬必然。
他還表示,為了消除關稅并獲得中國政府對零排放汽車的鼓勵政策,特斯拉必須在中國本地進行生產。本地化生產后,僅關稅一項,每輛ModelS就將省下11.49萬元。
據特斯拉預期,到2015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有望接近美國市場,成為其全球第二個銷售市場。為了啟動大規模生產,特斯拉在2013年底向松下訂購了大批鋰電子汽車電池。
外資新能源車扎堆中國
實際上,不僅是特斯拉,2014年,外資企業布局中國新能源產業已成趨勢。傳統汽車行業巨頭寶馬、大眾均將本年度定義為新能源導入年。
寶馬合資自主品牌“之諾”旗下的首款產品1E即將在下個月上市,首家體驗店也將在北京亮相。同時,有消息稱奧迪將推出全新的奧迪Q8e-tron衍生車型,并以特斯拉ModelX為競爭對手。
按照計劃,今年特斯拉的主要工作將是通過體驗店的形式拓展更多一線城市,并計劃今年底之前,在中國10~12個城市建立經銷店。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特斯拉在中國的競爭對手都虎視眈眈,有著自己的產品策略和推廣思路。特斯拉目前在價格上不具備任何優勢,一旦發生戰略改變,特斯拉或許難以繼續依賴產品技術上的局部優勢領先一般大眾市場。
“新能源汽車肯定是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以特斯拉、寶馬i3為代表的電動車中的豪華車不會成為行業主流。”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安慶衡表示,豪華車先行進入市場之后,中低端大量市場空間可由自主品牌占據。
分析稱,經過多年培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逐漸從公關交通領域轉至私人購車領域,加之政策補貼等方面的完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