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化離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越來越近
“隨著跨國車企在中國的首發車型比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本土零部件企業會感受到平臺化的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總工程師、中汽聯和汽車零部件連鎖有限公司總裁、中汽創(上海)汽車零部件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寧曉陽說。
“對于跨國車企來說,平臺化戰略很早就實施了,之所以現在國內的企業比較關注,是因為跨國公司的整體平臺化開發 戰略發生了變化,其全球市場重心已經轉向中國。”寧曉陽是國內資深汽車人,曾在福特、標致雪鐵龍等四大跨國車企的采購部門任職,對于近幾年來跨國車企的全 球采購變化感受很深。“我們最初開展零部件本土化時之所以難度很大,就是受車企平臺化的戰略制約,因為當時跨國車企的市場中心仍在歐美和日本市場,參與開 發的供應商也在那里。”寧曉陽告訴記者,平臺化在那時就在發揮其作用?,F在中國市場快速成長,已經使得其在跨國公司的全球市場中的地位發生變化,車企很多 首發車型越來越多地開始考慮中國市場需求,平臺化戰略中也越來越多地會考慮國內的零部件供應商。
“對那些在華研發、生產等體系比較健全的跨國零部件企業,平臺化戰略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對大多數本土供應商絕 對是挑戰。”寧曉陽告訴記者,僅以同步開發能力為例,不僅要求企業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還要求零部件企業必須對整車廠開發體系有一定了解,這其中涵蓋了工 程語言對接、軟件系統、通訊協議、專利技術、原來平臺技術的了解等。另外,本土企業在同步開發體系溝通交流上,也存在著時差、語言、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和障 礙。
不過,在寧曉陽看來,平臺化只是目前本土零部件企業需要面臨的眾多挑戰之一。目前跨國零部件企業已經在向技術、市場上的壟斷轉變,本土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會日益艱難。他呼吁,國家在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戰略上,應該制定更多科學、可實施的戰略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