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價格競爭激烈 車企展開攻勢
時間:
來源:
作者:
據韓國媒體報道,隨著大眾、GM、現代起亞汽車等國際車企紛紛在中國擴大廉價車型的生產線,新車價格競爭也更趨激烈。各國際車企通過中外合資公司的形式實現本地化生產,并且零部件的開發和采購也在當地完成,因此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在與各國際車企的交鋒中,中國本土汽車企業漸落下風,市場占有率創下了5年來的最低記錄。
據業界透露,長安、比亞迪、吉利、一汽等中國車企今年上半年在轎車市場的銷量為 127.3萬輛,占有率為21.2%。這是自2010年33.3%的占有率以來最低的占有率記錄,而且中國車企的市場占有率每年呈下降趨勢。
各國際車企擴大廉價車型的生產線,掀起了更激烈的價格戰,是引起中國車企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豐田汽車于去年年底降低了小型車“威馳”的售價,降價幅度達33%。福特和大眾汽車則計劃在今后的1至2年里陸續推出售價在5萬人民幣以下的小型車。現代起亞汽車的6款戰略車型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增加了近20%,這全都得益于其出色的價格競爭力。
國際合資企業之所以能不斷擴大廉價車型的生產線,是因為中國擁有持續擴大的生產能力和充沛的零部件資源。原本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為中心的銷售網絡也在逐漸擴大至小城市,小城市因生活水平較低對廉價車型有一定需求,這也是各車企紛紛推出廉價車型的原因。
韓國汽車研究所研究員樸始源(音譯)表示,“進軍中國的各國際車企想要通過廉價車型來擴大在中小城市的銷售”,“為了形成價格競爭力,必須加快本地化生產”。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