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計劃明年年底前推1.3萬輛新能源車
“三年環保行動計劃的滾動實施,五年空氣清潔計劃和10月1號人大要通過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有了這些措施,我對未來上海既經濟快速發展,又改善環境,還是充滿信心的。”昨天晚上9時30分,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走進夜線約見的一檔特別節目 《對話市長》,和市民們就城市發展與環境領域中的節能減排話題進行探討。他還透露,上海計劃到明年能夠推行1.3萬輛新能源車。
“我自己也是一個普通市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眼都會看看天空,今天天氣怎么樣,也會不自覺地把手機打開看一看PM2.5的數值。我覺得它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關心的問題,它還是城市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面對市民提出的控制PM2.5措施,艾寶俊表示,主要從四方面來控制:第一工業,第二交通,第三是建筑業,第四是人們的生活方式。
市民們普遍關心:9月1號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優惠清單已經出了,這些優惠會持續嗎?對此,艾寶俊直言,“按照現行的政策,我們計劃到明年能夠推行1.3萬輛的新能源車。明年年底我們會做一個評估,考慮下一步的政策。”同時,市民對新能源車的配套設施也頗為關注。艾寶俊表示,個人充電樁今年將安裝6000個,目前已經實施差不多2000個(個人)充電樁了。未來,會在幾個特定區域造一些大的充快電設施,根據新能源車用量的多少,市里會有一個推進計劃。
上海已經是全國超高層建筑排名第一的城市,這也對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要求。艾寶俊表示,上海正在搞綠色建筑,比低碳建筑更超前。“我們從今年開始,按照綠色建筑的分級,原則要求全部按照綠色一級來建設; 在全市八個低碳區,六個重點發展區域,按照綠色二級標準來建設。”在調整能源結構布局方面,上海用市場化方式激勵調整步伐。艾寶俊說,獎勵節能減排做得比較好的,懲罰不按照標準和規矩進行排放或者消耗能源的,這對于政府管理方式的轉變也是一個極大的推動。
在環境保護和城市發展之間,如何尋求平衡點?艾寶俊表示,市委市政府提出“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它的實際內涵是怎么樣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最近推進的“土地減量化”問題,也是在尋求發展和環保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