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維修管理新規定并非只針對4S店
AC汽車后市場9月6日報道 日前,交通運輸部關于修改《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決定公布,業內一片嘩然,普遍認為此舉直指4S店,好像成了4S店的一份判決書,筆者認為并非如此。
仔細研讀修改的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就會發現,里面是對汽車維修整個行業如何升級、規范、市場化良性發展做出了全面的指導。
其一,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
這條是放開市場壟斷之舉,車主不再被廠家或4S店捆綁“保養或維修”,有了更大的自主選擇權,但當市場沒有可信賴的維修保養品牌企業時,他們照樣還會選擇去4S店,只要4S店的收費合理,其競爭力依然存在,畢竟其在配件、技術、管理與服務等方面還是優于一般汽修廠。
其二,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在取得相應工商登記執照后,向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申請辦理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手續。
鑒于目前很多路邊店無照經營,不僅偷稅漏稅、而且脫離政府管理,違法成本低,他們在誠信、管理、服務等各方面都沒有規范化,車主利益得不到保障。此條規定是政府計劃強化路邊店管理,無論從市場發展角度,還是從規范管理方面來看,路邊店升級將成為必然。
其三,機動車生產廠家在新車型投放市場后六個月內,有義務向社會公布其維修技術信息和工時定額。
4S店服務一直占有絕對優勢,主要是可以得到廠家的技術和配件支持,這也是汽修廠賴以生存的核心因素?,F在國家要求汽車廠家公開維修技術,只是說有義務,那不盡義務怎么辦?所以,廠家能否盡義務,或者國家是否會強制執行,只有隨著市場發展改變。
其四,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向托修方交付維修結算清單,工時費與材料費應當分項計算。
一些路邊店采用假冒偽劣配件,卻免收工時費來吸引車主,或用各種大禮包,套餐的形式非透明消費將受到限制,這也是把工時費再次合法化,技術和勞動是有價值的,就應該受到尊重。
其五,機動車維修配件實行追溯制度。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記錄配件采購、使用信息,查驗產品合格證等相關證明,并按規定留存配件來源憑證。
使用假冒偽劣或非正常渠道來的配件,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很多汽車維修的價格相差懸殊,也多源于此。很多車主愿意花大價錢維修,就是希望可以使用正規廠家的或者原廠的配件。有了這項制度,配件與價格相對透明,消費者會更放心。
其六,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建立機動車維修檔案,并實行檔案電子化管理。
及時上傳承修機動車的維修電子數據記錄至國家有關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機動車托修方有權查閱機動車維修檔案。
車主信息化管理是行業發展的必然,也是現在汽修行業最落后的環節。很多汽修廠都沒有建立詳細的車主檔案,更不用說維修記錄了。如果這條能夠執行,對汽車維修的快速發展及車主維權將起到重大作用。
其七,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機動車維修經營的質量監督和管理
汽車維修投訴難,責任不好界定是汽修行業普遍問題。很多汽修廠都沒有客服系統,缺少對車主維修后的情況調查或者意見反饋,這也是造車客戶流失的主要問題。即使沒有政策要求,汽修企業如果要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也應該加強質量管理。
綜上所述,機動車維修管理新規是對4S店,維修廠,路邊店等所有業態的規范發展提出了要求,從保修承諾、合法經營、技術放開、配件采購、收費標準、維修記錄、質量管理等各方面做了政策指導,這是政府推動行業升級的態度,作為行業或者企業,也應該從自身加強管理,提升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