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車銷量中國是老大
日前,有德國媒體報道稱,德國在2020年以前很難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主要產地和主要市場。截至今年9月,電動汽車在德國的銷量僅為1.5萬輛,目前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并非德國制造。
那么最有可能占據全球新能源汽車榜首的是誰呢?在解答這個問題前,先來觀察一組數據: 根據中國乘聯會的數據,2013年、2014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為15006輛、37289輛,而2015年1-10月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15656輛。放眼全球,今年全球范圍內的電動汽車銷量已經達到33.5萬輛(但其在全球汽車市場所占份額仍僅為約0.65%),而中國僅1-10月銷售的電動汽車就占了全世界銷量的1/3。
德媒稱,電動汽車今年在中國的銷量已達到10萬輛(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1.5萬輛),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內電動汽車的主要銷售市場,銷量已經超過美國,傳統能源車強國的危機恐慌溢于言表。
今年1-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62433輛,比美國多出65輛,實現了在2015年累計銷量超過了美國。
在廠商排名方面, 2015年前3季度,電動汽車銷量最大的制造商分別是是日產、特斯拉、比亞迪和三菱。聆風、特斯拉MODEL S和三菱歐藍德PHEV占據全球第三季度銷量排行榜的前三,第四名則是來自中國的比亞迪秦,與第三名的銷量也只有2000輛左右。
日前,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王秉剛表示,2015年年底,中國新能源車的累計銷量將突破30萬輛,到明年,中國或將成為世界上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最多的國家。
而最近有傳言說,因為北京霧霾嚴重污染,環境問題迫使2016年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將有可能再上調。根據此前公布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2016年北京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為6萬個。有關人事透露,北京市交通委正在對牌照指標進行調整, 2016年北京新能源指標或將上調至9萬個,將超出汽油小客車指標3萬個(遵循“總量控制”原則,北京市小客車牌照額度總量為15萬個)。
有如果傳言是真的,那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更突飛猛進。
此前國家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目前看來,50萬輛的銷量目標是不可能完成的了,那么北京的目標達成情況有是如何呢?
北京2015年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目標為3.5萬輛,截止到今年8月,累計推廣量達17828輛,僅完成一半目標。10月份第5期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無需搖號, 17150名申請人,人人中簽,擁有新能源車的上牌資格,但是這個資格可以保留6個月,所以對當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貢獻或不那么明顯。新能源汽車暫時的不限購將助力北京追趕推廣量,但目前距離2015年結束只有1個月時間, 想要完成3.5萬輛的目標難度也不小。
這樣看來,別說是全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無法達成,就連北京都完成不了目標。迫于環境的壓力,也迫于新能源推廣目標的達成,北京2016年新能源汽車指標的上調傳言真不是空穴來風。
一旦起到標桿作用的北京上調了新能源指標,那么對于全國其他城市來說或將會積極效仿,提升新能源汽車推廣指標,那么2016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新能源車銷量第一大國,將不是口號和愿景。